新闻资讯

【思考】从“上海经验”看,还欠火候的垃圾分类如何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20-06-24浏览量: 发布人:环保展

到2020年7月,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满一周年,数据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由15%提高到90%,成效显著。通过上海垃圾分类的实践,让我们意识到推进垃圾分类要“深入人心”,要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这并不容易。

到2020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已开启满一周年。

数据显示,上海市1.3万余个居住区(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由15%提高到90%,截止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吨、有害垃圾分出量0.6吨、湿垃圾分出量7453吨、干垃圾处置量17731吨。相比2018年底,分别增加431.8%、504.1%、88.8%和减少17.5%。

实际上,垃圾分类在很多城市已经实施多年,但成效不是特别显著,为什么上海实施近一年,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其背后为此所做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上海经验”。

说到这很多人会想到,那当然是相关的配套设施要跟得上,比如智能化垃圾桶等。其实AI的机器视觉和图像识别等技术早已可以应用到垃圾分类这个场景中,但总觉得差点火候。也不是说智能化设备对垃圾分类没有用,垃圾分类也需要科技手段的加持,一方面,拍照识别、AR识别、VR分类游戏等能够给刚刚学习垃圾分类的用户提供新鲜有趣的体验和切实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的管理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比如,上海天目西路街道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上线首个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平台,为其38个垃圾箱房都进行了规范升级,标明了“身份”,借助“大数据”剖析每个小区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助力垃圾分类取得更大实效。

加强垃圾分类的智能化建设目前正在逐步推进中,趋势明显。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上文提到的差了一点的那个火候。

垃圾分类,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不就是分个垃圾吗”,有什么难的?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更是一场长期性的投入,涉及到政策立法、生活方式和社区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其中的一个单独环节又依赖于其他环节的配合。

“万事开头难”。垃圾分类的实施必须人人参与其中,如果说一个人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需要21天,千千万万个人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则需要千千万万个“21天”,更何况我国的人口总数十余亿,且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垃圾分类的实施个人是每个人,推进垃圾分类从“他律”转变为“自律”就需要“深入人心”,要做好引领人心的工作,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

在这一点上,上海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模式”。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要求,上海实行“一小区一方案”,并设立了“集中投放”和“自治投放”两个方案,让居民自己选择投放模式,通过与所有住户签约来进行约束,如果不达标,将会被强制性改为“集中投放”。除此之外,上海还有一些小区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监测到的大数据调整了定点投放的时间范围。

灵活垃圾分类投放实际上就是把实施的决定权交给了居民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较高的垃圾粉分类推广方式。人心顺了,干啥不行?

还有一个能达到“深入人心”效果的是宣传,这是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不耐其烦的宣传“攻心”。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像上海,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等地设置宣传标准,播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彩页等,再通过“线上推微信+线下做活动”等提高居民的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说起来感觉很会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小编认为,需要社区管理人员等了解清楚居民的生活习惯、年龄阶段等来进行针对性制定方案,重要的是宣传等方式能让人愿意接受。在这一方面上,是值得各个地方下功夫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5-2024

中国广州国际环境卫生与清洗清洁设备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