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大脑 +垃圾治理” 智慧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12浏览量:
次发布人:CISFE环卫清洁展
海淀区作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之一,特别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领头羊”,坚持提高站位、主动担当,发挥优势、先行先试,率先将城市大脑创造性地应用于垃圾治理场景,探索实施“城市大脑+垃圾治理”科技支撑工程,加强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的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关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聚焦突破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的信息系统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管理的科技化、制度化、智慧化水平。
一、“城市大脑+垃圾治理”项目建设原则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垃圾分类智慧化治理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项目分期建设重点,促进和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二)优化升级、持续扩展
在总结海淀城市大脑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进行顶层设计、规划部署,扩大垃圾分类监管范围,对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车辆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纳入信息化平台统一监管,从而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三)整合资源、深化应用
整合垃圾分类系统的人、车、地、事、物等基础数据资源,对接区属部门及社会单位的相关业务平台数据,最大程度提高政府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构建立体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垃圾分类处理综合信息展现体系,优化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监管体系,加强垃圾分类数据分析,强化垃圾分类各主体的作业监控、分析、预测和调度,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决策。
(四)架构开放、系统通用
垃圾分类智慧化治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充的系统,能够适应不同任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的业务需要,提供面向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业务的分类处理系统,适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
二、采取全面系统开放创新的架构
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平台按照“一网一库四平台”的架构进行建设,包括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垃圾分类物联网服务平台和市民服务平台。
其中,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主要实现区级、街镇级、社区级的垃圾分类监管,以及与市级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具体业务的管理和提供垃圾分类的信息服务,包括住宅小区、社会单位服务系统;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的服务系统等。物联网服务平台主要实现前端感知设备数据的采集、管理、共享及通信模块管理等功能。
三、运用“三融五跨”、AI赋能的方法论
项目充分考虑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海淀区环卫中心,以及街镇、社区需求,集中体现了“三融五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跨层级、跨街镇、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城市大脑建设方法论。
通过联通前端收集设施、中端集中运输设施、末端处置设施,项目构建了垃圾处理的感知网,对垃圾处理作业数据与基础台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起垃圾产生点、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转运站、处理场之间的联系,能够分析垃圾产生、收集、运输、消纳处理过程,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精确掌握每个垃圾转运站和每个垃圾箱的收集情况、车辆的运行情况,从而对人员、车辆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度安排;可以对垃圾来源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垃圾产生者与垃圾转运站之间的联系,分析垃圾转运站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提高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可以对处理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细化垃圾种类及垃圾量,提高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提高垃圾处理的决策水平,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通过项目,建立了责任主体、分类收集设备设施、从业企业单位、处理过程、标准法规等一系列数据库,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的详细过程,利用GIS功能计算和空间可视化展示全区垃圾处理工作态势,对工作流程与资源配置作出优化设计,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项目还可以开展业务数据与基础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有效信息,优化垃圾处理决策支持。对接市、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一级指挥中心,垃圾分类中心、街镇垃圾分类作业单位、社会收集处置单位等二级指挥机构,以及垃圾分类班组,提升应急调度指挥能力。利用北斗导航、无线通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运输车辆日常安排的智能化调度和作业过程监控。
作为海淀区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平台通过报送系统实现与北京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城市大脑的大数据分析、AI计算处理中心、时空一张图、区块链等基础能力,为平台的智能化、智慧化服务。该平台打通了与城市大脑应用层的连接通道,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可通过市政市容环境监控指挥系统直接实现访问,区领导可通过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IOCC)平台直观感受垃圾分类的全貌信息。
四、实施“四个一体化”的路线图
(一)推进智能管理服务一体化
平台依托“城市大脑”工作体系,推进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数据库和物联网建设,推动“一网一库四平台”建设,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监管。构建时空一张图,形成大数据网,实现综合比对、监管指挥的功能。实现“桶车对接”“打卡式”收运,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厨余垃圾计量准确率。
(二)推进智能决策执行监督考核一体化
平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落实整改;建立考核通报机制,设置“绿、黄、红”榜,每月公布排名结果,设置厨余分出率排名,每日进行公布,促进街镇抓好主要问题整改;建立资金补贴机制,按照厨余垃圾分出量给予资金补贴,落实“七类人”看桶值守,促进桶站规范化建设;建立末位约谈机制,对月度考评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
(三)推进智能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
一是紧盯前端分类,保证四品类垃圾应分尽分,以严控品类促进垃圾减量。全区居住区共设置垃圾分类固定桶站7400余组,部署可回收物回收点位400处,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810余处、装修垃圾暂存点760余处,确保各品类垃圾有序投放。二是聚焦中间,完成四品类垃圾运输链条的设计和落地,以站点对接推进运输规范。厨余垃圾“桶车对接”模式基本成熟,全区2156个小区(村)实现厨余对接100%全覆盖。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依托大件垃圾中转站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实现全链条贯通,服务覆盖23个街镇1700余个小区。三是瞄准后端处理,构建“其他焚烧、资源回收、厨余生化、有害协同”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多管齐下确保全部处置。四是瞄准监督管理,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以治理效能保障执行有力。
(四)推进智能主体责任落实一体化
兼顾“义务”与“强制”的内在要求,刚柔并济,提供“刚性”保障。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执法重点,针对生活垃圾混投、混扔、混堆、混放、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公示牌、桶站值守等进行检查,对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集中处置设施的污染物排放等进行监测,针对发现问题,责令立行立改。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提升了“三化水平”
在党建引领、四线牵引、紧盯“三桶”的“三步工作法”指引下,厨余垃圾分出量快速增长。当前,日均稳定在430吨左右,是条例实施时的7.45倍,
分出率稳定在 18.5%以上。截至目前,其他垃圾量同比下降了 28.68%,吨垃圾产生渗滤液同比下降 29.06%,热值同比提高 7.34%,吨垃圾发电量同比提高 1.57%。生活垃圾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减量化率、资源化率逐步提高。
(二)实现了“四种设计”
实现了不同场景交投模式设计,在居住区、公共楼宇、机关单位等不同场所,针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搭建了齐备的交投方式。实现了不同垃圾收运链条设计,规范了全品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工作流程设计。实现了不同处理需求能力设计,着力提升全区垃圾的后端处理保障能力,特别是在终端处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不同主体多元参与模式设计,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发挥了居民、社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作用。
(三)完成了“五个指标”
通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 100%。在社会单位、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桶站100%。以厨余垃圾分类收运为重点,完成对各品类垃圾收运能力 100%。完成减量化指标,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增速控制在 4%以内。生活垃圾源头总量控制在 97.22万吨的指标以内。
(四)深化了改革创新
集合了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数据,汇聚了相关企业的技术力量,整合了智库机构的咨询服务,投入垃圾分类处理科技支撑工程,结成“创新合伙人”,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处理新机制,构建起了“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科技支撑”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新机制,使区域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技术创新应用得到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挥城市大脑科技支撑作用,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基础数据分析、量化评价、指挥调度等数字化、信息化精确管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掌握垃圾分类处理的主动权,加强对业务、数据的智能收集、分析和决策支撑,不断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