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联组会议在广州召开,就广东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专题询问。其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就生活垃圾治理区域平衡,建筑垃圾收运处理等方面的询问作出回应。
11月21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这是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首场、也是今年唯一一场专题询问,重点关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情况,督促省政府相关部门查找不足、改进工作,以头号力度把头号工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会上,10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县域产业发展、财政支持、要素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询问,省政府8个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42.5亿元+1万亩用地指标
支持15个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赵正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促进各地进一步立足县域实际有效培育县域产业?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产业是我省县域经济最突出的短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是实施好“百千万工程”的首要任务。
抓好产业有序转移和特色产业培育。指导各地用足用好省产业有序转移系列政策,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的产业有序转移。今年省里已经专门下达42.5亿元注入资本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支持15个主平台启动建设,未来还将继续支持。同时支持各县(市)在食品加工、海洋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1—2个特色产业集群。
抓好适合县域的产业项目谋划和储备。指导各地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帮助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的行业和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做好横向和纵向帮扶。出台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政策,协助被帮扶县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项目布局、政策制定、要素保障等。
赵正权:如何推动县域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形成县域产业集群?
艾学峰:首先落实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责任,激发内生动力。同时要落实珠三角城市产业转出地的支持责任,抓好跨区域产业对接,包括共同研究制定县市重点承接产业的目录、产业招商地图、依托对口帮扶协助机制、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同打造区域产业协作链条,探索“双向建设飞地”。
省财政今年投入1490亿元
超七成投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汪一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财力相对薄弱,如何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地区“百千万工程”实施的财政保障力度?
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省财政厅高度重视“百千万工程”,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共投入1490亿元,其中超过70%的资金投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突出“建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财政省直管县扩围至全省57个县(市);突出“多元投入”,重点瞄准竞争性分配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支持;突出“强激励”,对考核获评优秀、排名进步突出地区给予奖励;突出“引导带动”,用好政策性基金、贴息等财政金融工具,引导更多资金注入县域发展和强镇兴村。
汪一洋:如何引导和规范有关资金投入到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上,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益?
戴运龙:坚持头号工程,头等保障。结合2024年预算编制工作,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精准聚焦重点任务保障。
坚持资金使用项目化、市场化。分类施策不“撒胡椒面”,坚持多元投入,充分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资本投入,继续推行“补改投”试点。
坚持“一竿子插到底”,加强监管。研究将专项资金纳入专户管理的方式,单独调拨库款,资金全部直达县(市)基层,开展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监督。强化问效问责,建立绩效评价健全奖优罚劣机制。
以不少于10%的预留用地指标
保障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建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力度,支撑保障县域产业和发展用地需求?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胡建斌:今年全年预计用地指标总量达到36万亩,已经保障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1万亩,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7000亩,先进制造业4万亩用地指标。在用地指标总量充足情况下,各地市对县域倾斜不够的问题确实存在。
明年省级将按照10%的比例(约3万亩)预留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落实用地指标直达县制度,57个县(市)通过“增存挂钩”机制挣取的指标全部留在县城使用。
省林业局副局长吴晓谋:今年,国家下达我省使用林地定额指标12.2万亩,经申请,国家林草局已经追加下达我省2023年林地定额15.5万亩,创历年新高,及时为780宗“百千万工程”项目办理了使用林地手续。
此外,省林业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此前已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权限调整由21个地级以上市、有关自贸区等实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再将该审批权限委托给17个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施。将对上述17个县(市)追加一定额度的林地定额。同时,在林地定额分配时,优先保障“百千万工程”57个县(市)。各县(市)“百千万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不足的,可按程序申请使用省备用定额。
研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方案
推动2025年基本实现治理全覆盖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小铁:我省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重,生活垃圾治理区域不平衡,建筑垃圾收运处理仍任重道远。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补齐短板?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为实现治理基本全覆盖,未来两年需开展5万多个自然村治理提升,其中95%以上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非核心市、山区县等治理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的地区。
接下来,要研究制定2024—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方案,推动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要整县统筹谋划治理建设与运维工作,鼓励以县级行政区域或片区为单元,选择市场主体统一负责治理。要落实全覆盖攻坚支持和奖补政策,探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要以治理任务重、基础薄弱的县(市、区)为重点开展帮扶指导。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总体超过清运量,但仍存在结构不够均衡、一些农村作业不够规范等问题。接下来要持续提升焚烧处理能力;推动县镇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持续开展设施无害化等级评价和建设运营技术指导服务。
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接下来要制定全省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及联单管理办法、跨区域处置管理办法等,深入开展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利用好全省建筑垃圾跨区域处置监管平台。
110个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将于今年底前完成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黄海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圩镇和农村风貌?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推动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组织遴选了110个典型镇,这些典型镇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完成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四项攻坚任务,抓好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等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好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等9项公共基础设施。
还将持续推动省级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帮扶,深化建筑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重点抓好典型镇培育建设和示范带动。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棕会:聚焦农房建设,强化规划引导,引导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编制好乡村建设规划。
加强农房管控,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法律规定,按照批准面积和建房标准建设住宅。已经批准易地建造住宅的,要严格按照“建新拆旧”要求,将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
塑造农房风貌,存量农房可结合危房清理、既有削坡建房整治和危房改造进行清拆整治;鼓励整村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坚决避免过度装饰和大拆大建。新建农房注重植入岭南传统历史文化符号。建设绿美乡村,不搞“千村一面”,防止机械式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具有岭南浓郁原乡特质的村庄。
茂名高州柏桥村整齐的村屋与遍地荔枝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美景。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通讯员 陈兆武 摄
义务植树5800多场次、植树200余万株
县镇村绿化建设任务今年已超额完成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丁建庭:不少乡镇见房不见绿,影响镇域形象和功能,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县镇村美化绿化建设?
省林业局副局长吴晓谋:全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5800多场次,建设“巾帼林”“青年林”等主题林145片,植树200余万株,建成森林城镇35个、森林乡村104个、绿美古树乡村53个、绿美红色乡村51个,超额完成2023年建设任务。
接下来,要认真做好本底调查,解决在哪里种问题;合理提出种植树种和数量,解决种什么、种多少问题;提前谋划苗木准备,建立县、市之间苗木供应共享调拨机制,解决苗木怎么保障问题;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片绿”等活动,解决资金如何筹集问题;发挥省绿化委员会的协调作用,解决部门协调联动问题;加强技术指引,明确县绿化委员会、镇政府、行政村等职责,解决县镇村协同推进问题。
丁建庭:如何与产业发展衔接,才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吴晓谋:城乡绿化,总的原则是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
一是鼓励群众多种既有生态效益、景观特色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二是鼓励社会资本结合产业发展参与城乡绿化,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让好山好水好空气卖出好价钱。
广东省河源市,美丽的万绿湖。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通讯员 陈剑云 摄
打造要素齐备、技术先进、体系完整的
海水种业产业集群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雅林: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仍面临部分种苗和装备技术不成熟、产业链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在这方面有什么提升措施?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棕会:深蓝种业和设施装备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接下来将加快深蓝种业、设施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深蓝种业方面,将优化种业发展空间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南方)种业基地,构建要素齐备、技术先进、体系完整的海水种业产业集群,形成湛江市、阳江市阳西县、潮州市饶平县为主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三大基地”空间布局。
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培育金鲳、花鲈、硇洲族大黄鱼等7类深远海适合养殖品种,并加快推动产学研高效对接。
加强新型装备试验、应用、建成和推广,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装备及辅助装备研发设计,不断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李雅林: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主体应该是企业。这方面有无进一步考虑?
刘棕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展完善产业链和赋能行动,引入有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和高校,积极为龙头企业和省内科研院校等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发挥龙头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工业化”思维,建成一批产加销贯通、渔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
按照“一镇一规划”要求
推动中心镇编制建设规划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伍庆:“百千万工程”要求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谋划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下一步从哪些方面推进中心镇高质量发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在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方面,出台乡镇(街道)分类办法,将全省1612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54个城区镇(含489个街道)、239个中心镇、260个专业镇、315个特色镇、244个普通镇,明确建设要求和指引。印发做大做强中心镇行动方案,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明确专业镇类型及标准,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农业大镇。按照城区标准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品质风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
在推进中心镇做大做强、实现中心镇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中心镇扩权赋能;要持续推动要素向中心镇集中、项目向中心镇集聚、力量向中心镇集结;选取部分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实力较强、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镇,按照小城市的方向进行重点打造,成为全省乡镇建设的典型样板;将制定中心镇建设指引和评价办法,按照“一镇一规划”要求,推动中心镇编制建设规划,做好集中审查把关,并指导建立动态调整项目库;广泛发动综合实力强、基础条件好、合作意愿高的国有或省属企业与中心镇结对,进一步做实结对关系,提升建设品质和层次。
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
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黄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探索多样化途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棕会:将重点从“三个一”着手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出台一批政策。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在制定《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关于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管理办法》和关于推动强村公司有序发展的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
建好一个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摸清农村各类要素底数。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具有盘活资源、价格发现、规范交易等多种功能。接下来,将加强这一平台建设,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成员管理、事务表决、合同管理、金融服务等功能,不断规范流转交易行为,促进基层治理更加规范透明。
打造一批试点。接下来,将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有发展思路,有具体举措,有实践基础,近年来财政涉农资金管理规范有效的县(市、区)作为扶持对象,围绕1062条典型村集中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打造一批试点示范样板。实施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
推动基层中小博物馆提升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小毅:乡村文化还存在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接下来将如何做?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目前全省二级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占比达95%,建成标准服务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1.5万个,建设了4000多个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认定非遗工坊86家,开展1513处革命文物现状调查及安全风险评估,打造10条省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全省80个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获评A级旅游景区,推荐3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下一步,推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推动基层中小博物馆提升。
完善乡村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加快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赋能,持续开展图书、活动和展览下乡。
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活化利用,启动乡村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核定乡村地区省级以上革命文物史实,健全革命文物数据库,举办第二届广东省红色旅游季活动。
加快构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创建一批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民宿品牌,培育系列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加快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孵化培育乡村博物馆、村史馆、艺术工作室,发展乡村文创产业,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